有一句话是这样的:迎新年,过新年,过完新年,元宵到。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。丙申猴年的元宵节,我出席了由北海新芭观音亭主办,并由槟州主催的丙申年新春灯会《喜猴亮全城》之《弦波回响庆元宵》,与本地音乐人佑志大哥搭档担任大会主持人。
首次合作,默契十足。在即兴无备稿之下,是晚的主持轻松又好玩。
最难忘的是,在众人的陪伴下,站在舞台上举头望明月,欣赏璀璨的烟火,度过了浪漫的中国情人节。这美丽的一幕已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回忆印记。

接连19天的新春灯会,元宵节当晚是灯会的最后一天。来参与的人潮也蛮多的。在华人传统节庆文化里,,元宵节期间的其中一个重要习俗是点灯祈福,点一盏心灯,照亮前程;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。
在法尊法师的带领下,众法师、协办单位以及现场的朋友们一起祈福献灯。

当晚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喜庆节日里,把欢乐带给现场的所有人,让大家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回忆。因此,大会准备了一些台湾制作的小观音像吊饰作为纪念品,透过小游戏赠送给现场的朋友们。
我们兵分两路,走到台下主持,透过简单的小问题把小礼物赠送给不同大朋友及小朋友们。

当晚其中两个有趣又好玩的环节,是“心灵相通”及“一拍即合”。
两个环节,我们都分别到台下去寻找观众参与。第一个游戏环节,我们分别找来了3对夫妻,其中一对夫妻结婚已经40年了;而另一对夫妻当中,太太是挺不愿意上台的,但热情的先生在我的游说下到拉着太太上台了(感觉自己有点坏)。
这个环节是考验先生们对于太太们的了解,最后由结婚40年的夫妻胜出。
而“一拍即合”环节时,我们则扮演月老的角色,分别找来了3男3女,透过比手画脚猜词语的方式让他们互动及互动认识。这个环节要找单身者参与,但发现现场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成双成对及有家室了,因此参与的那几位都是十多岁的年轻人。那青涩的感觉,让我回味高中时期的羞涩,莞尔一笑。

千人品元宵
由于这次新春灯会的主题的《喜猴亮全城》,当晚威省李氏宗祠妇女组成员准备了上千粒的元宵,供现场的朋友享用。当中她们也准备一些元宵分别排列成“喜”、“猴”、“亮”、“全”及“城”。
当晚的主持,除了带动气氛外,我们也不断地在各环节述说相关的习俗典故,让大家明了元宵节及其习俗的由来,这也算是在文化传承上的一点点绵力吧。
元宵节吃元宵的历史得追溯回宋代。当时人们在元宵节时创作了一个特别的糕点,就是包着糖馅的糯米丸子,当时称之为“圆子”或“元宵”。

龙坤体育馆在当晚呈现舞龙、武狮及武术表演。

旗胜老师在现场呈现华乐演奏,并且在点灯祈福时弹奏背景乐。

一家大小庆元宵,纷纷被现场的灯饰布置吸引拍照留念。


谢幕时,当百声烟火响起时,看着那圆又亮的月儿,心中响了那首歌~ 月亮圆,月亮圆,月亮照亮我的家~
许多年的元宵节都在异乡度过,而这元宵夜,我在台上让声音舞扬,与大家一起在欢乐中度过。